![]() 李景湖老人生前照片 “我爸以前老說頭疼,但查不出原因,為這在2001年的時候還專門做過CT。當時醫生還拿不準,說是有金屬異物,認為可能是碎彈片??紤]到子彈已經在我爸腦袋里多年,并且身體上并無大礙,就沒有做開顱手術……”至今提及父親腦袋里這顆子彈,李景湖54歲的二女兒李文新,臉上滿是悲痛。 1924年11月,李景湖出生在高陽縣王福村,家里兄妹5人。1938年1月參加八路軍,當上了冀中軍區一名通訊兵,一直到1958年以團級轉業到地方工作。20年軍旅生涯,李景湖參加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,隨后又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,并因在戰場受傷回國治療。1955年,李景湖被授少校軍銜。 ![]() 在李景湖1958年4月所填的《軍官退出現役申請報告表》中,“健康情況”一欄開頭兩字便是“頭疼”,還有“右手及右腳各負傷一次,已致殘”等字樣。 李景湖61歲的大女兒李甦(音蘇)說,2013年父親意外摔斷了腿骨,在天壇醫院做檢查時,醫生發現父親臀部有彈片。當了解到李景湖左丘腦中也有“金屬異物”時,認為他能活到現在,簡直是“人間奇跡”。 2020年9月2日,在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前一天,李景湖老人離世。正是因為知道父親腦袋里有“金屬異物”,所以李文新等家屬在火化時專門提出要求,看看到底是什么折磨了父親這么多年。
“我們以為是彈片,沒想到竟是一顆子彈。更沒想到的是,在腰部還有一顆子彈,一直沒有發現。”說到這里,李文新的眼圈紅了。
骨灰中的子彈源自哪里?李文新認為最大可能是在抗美援朝時留下的。
![]()
志愿軍第63軍通訊工作會議留念。(攝于1952年12月4日)
“聽我二姑講,1953年5月,我爸在朝鮮坪村南山戰斗中受傷。7月回到國內治療時,她去醫院探望過。那時候我爸耳朵里還流著血和白色的東西,醫生以為是炸彈炸的腦震蕩。因為在后腦沒流血,就沒想到是子彈打了進去。”李文新說,可能都是女兒的原因,父親跟他們提抗戰的事情并不多。
在模糊的記憶里,李甦稱父親在抗日戰爭中曾被日本人追,后來還是跑進廁所里躲過一劫??箲鸷徒夥艖馉幤陂g,父親都是通訊兵或者司令部參謀,受傷并不多。在朝鮮戰場上,父親曾受過重傷,在臀部取出過六七塊彈片,腰部和腦袋里的子彈,極可能是被炸彈震暈后打進去的。
著名作家魏巍的通訊集《誰是最可愛的人》中,有一篇1952年9月12日在朝鮮西海岸完成的通訊《擠垮它》,里面詳細記錄了魏巍在一名通訊科長和通訊員的帶領下,近距離戰場觀察采訪的過程。
這篇當時頗為有名的通訊里,那名帶著魏巍采訪的“通訊科長”,就是李景湖。
在李景湖家屬捐贈的老人一些回憶材料中,有一份《擠垮它》的摘錄。在摘錄最上邊,老人留下了這樣的文字:我轉業后的第六年一個夏天,去八大處看望魏巍同志。他拿出一本精裝版的《誰是最可愛的人》送給我,并說:“咱們那次到前沿陣地去看打小仗的事兒,也寫在里邊了。”
![]()
1983年1月在天安門前合影。前排左五為呂正操,前排左六為孫毅,中排右二為李景湖。
轉業后不忘接濟困難戰友,為此編各種“丟錢理由”
1958年,李景湖轉業到地方工作。
“60年代的時候,我們去北京看大舅,他的記憶力就開始變差。”李景湖70歲的外甥女齊鳳玲稱,那時候母親總是把李景湖叫做“你糊涂大舅”。彼時,誰都沒想到,李景湖的腦袋里,竟然還有一顆子彈,影響著他的記憶力。
縱然記憶力變差,但李景湖沒有忘記他處于困難中的戰友。
“我記事兒的時候,大概是上世紀70年代吧,我爸總丟錢,為這我媽沒少跟他吵架。”李文新稱,那時候父親去買個油條,能丟幾十元。過一趟人多的天安門,也能把工資丟上幾十元。“我爸那時候一個月工資176元,媽媽一個月是45元。幾乎每個月都丟錢,多的時候快趕上我媽的工資了,各種理由都有。我媽就不讓我爸管錢了,為這倆人吵得挺兇。后來,我爸一氣之下,就拿著自己的工資花,也不給我媽了。”李文新告訴記者,這件事情直到2014年,她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兒。
2014年春節,很多老部下給李景湖電話拜年。
“其中一位叔叔,是爸爸抗美援朝時的戰友,家里的兩個女兒都常年身患疾病,家里很是困難。”李文新稱,這位叔叔很是慚愧地告訴她,當年父親并不是真的丟錢,而是隔三差五地接濟他,幫著家里的兩個女兒治病。
往事如風,曾經的很多事情,而今都已化成濃濃的思念與追憶。
對于此次捐贈父親的遺物,李文新等家屬希望在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、紀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戰70周年之際,讓更多人記住這些以錚錚鐵骨戰強敵、以血肉之軀筑長城的老前輩們,鼓舞更多年輕人為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。
(責任編輯:小松) |